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 “四要四不要”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在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应该发挥好农村能人群体在扶贫工作中的带头和帮扶作用,深入挖掘该群体的扶贫优势,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村的内生扶贫潜能。同时,也要通过不断健全扶贫体制机制和重视组织领导及考核,注意规避能人对扶贫资源的精英捕获现象。

近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文件,提出对贫困农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指导思想,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因此,深入挖掘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健全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创新扶贫资源精准识别、使用及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农村能人群体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

贫困社区的人口构成一般可分为三类:绝对贫困群体、脱贫但易返贫的脆弱群体和非贫困群体。其中,非贫困群体中大部分可归属于农村能人。他们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技之长或较高的威信,因为在当地土生土长,对村情民意也有着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是村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农村能人群体对解决扶贫开发“最后一公里”的下游困境问题有着天然优势,是未来实施精准扶贫的一大重要力量。

农村能人拥有比贫困农户更优的资源禀赋条件,具备帮扶带动他人发展经济的基础和条件,且熟知本村贫困户及其致贫原因,所以能更精准地因人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实现扶贫措施精准的目标。凭借自身的先发优势和辐射效应,农村能人通过带头领办合办合作社、产业协会和扶贫互助社等形式,优先吸纳有发展潜力的贫困农户加入,有利于弥补贫困农户在技术、资金和销售等方面的不足,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农村能人是农村社区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具有较强道德感的农村能人。他们凭借经济优势,在社区有较高的威信和组织能力,在将社区发展和贫困人口有机结合的同时,有利于逐步实现基层社区发展角色的权力重构和基层组织民主化建设,从而在外部扶贫资源的帮助下,探索以农村能人群体为重要带头力量,以贫困村民为主体的内源扶贫发展机制,真正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最大限度调动农村能人的扶贫潜能

扶贫必先扶智,人才是扶贫的治本之道。农村是社会发展的人才洼地,人才流失和空心化现象在短期内难以逆转,贫困地区尤为严重,这给精准扶贫的实施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挖掘贫困地区的农村能人资源,对优化基层组织结构、提升村民整体素质、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全面脱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完善和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能人帮扶积极性。单纯依靠外部扶贫资源的输入,即使力量再强大,也会被逐渐消减侵蚀,因此要把辅助外因和激活内因结合起来。首先,应从制度、经济和社会激励等角度给农村能人主动承担组织成本的动机和理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新农村能人的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和监督机制,因人而异发挥各类农村能人的不同作用,营造尊重和学习农村能人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激发农村能人释放能量。通过援助贫困农户和扶持农村能人相结合,发挥农村能人在贫困地区的威信和号召力,将贫困和非贫困农户紧密聚合起来,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加强乡土组织系统建设。当前,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一些农村贫困社区出现了经济分化和利益群体分层现象,农村能人群体在村庄管理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村庄由于文化道德建设的滞后甚至出现了为富不仁、“村霸自治”等现象。因此,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增强村庄内部的社会交往,不断提高农村能人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激发帮扶贫困村民的主动性。

避免扶贫资源向农村精英群体流动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但是减贫效益却从2010年的26.1%下降到2014年的14.9%,其原因与扶贫资源在基层的内卷化和精英捕获现象密切相关。精英捕获现象是扶贫开发的一大难题,给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贫困农户群体相比,农村能人作为村庄的精英群体之一,有较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项目执行能力较强,在当前缺乏有效监督的扶贫考核体系下比一般贫困户更容易优先获取扶贫资源。

健全多元非人格化的扶贫管理和监督机制。从扶贫体制的角度看,亟需建立多元非人格化的扶贫管理和监督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监督机构,通过多方力量分权参与扶贫共治,逐步理顺扶贫资源的使用主体、管理主体和监督主体,不断增强扶贫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减少扶贫资源从中央到地方的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权利寻租和博弈行为,避免扶贫资源向农村精英群体流动。此外,扶贫可视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因其扶贫目的和行为的公共性,所以会产生除行政成本以外的社会成本或损失。在当前扶贫指标有限和自上而下资源输入行为下,部分贫困社区村民间出现冲突或上访行为,造成了扶贫资源的社会损耗。因此,亟需制定科学、长远的扶贫综合治理规划,完善标准化的扶贫瞄准机制,建立适用于各部门的扶贫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和精准考核制度,防止因管理混乱而出现扶贫资源的精英捕获现象。

引导农村能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力量。农村能人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效发挥带头作用,除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其道德感程度。道德感是能人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无私奉献态度,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感,能有效遏制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决定能人实际带动效能的决定因素。反之,缺乏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农村能人,不愿花时间和经历带动其他村民脱贫致富,有的甚至会凭借其优势攫取弱势村民的既得利益。因此,贫困农村基层组织应优先选拔党员能人,发展具有强道德感的优秀非党员能人入党,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通过加强党对农村能人群体的管理和领导,有利于营造积极主动的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氛围,引导农村能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①福钢战,韦振煜等:《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3期。

责编/张夏梦 刘芋艺(实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为民服务   领导干部   农村   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