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地方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取得显著成效,党风政风得到极大改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风政风尤其是干部作风的改善,正在为社风民风的改善发挥着积极引领作用。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选取了地方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进社风民风转变的典型案例,以供借鉴和参考。

好官风促进好民风

官风与民风密切相连。在老百姓心目中,官员就应该是道德楷模或道德标杆;标杆的滑落往往会导致民风的下落,没有清正的官德也很难有高尚的民德。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官德可谓是促民德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八项规定严格地持续地执行本身就是对民风建设的推动,为此,必须力戒双重标准,以官风促民风,以官德带民德。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改善民风是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套用改善官风的思维和手段,相比之于规定而言,民风更需要引领和培育。在发挥党风政风引领作用、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激发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黑龙江方正:“诚信在你我”活动,培育良好民风

黑龙江方正县委、县政府坚持加强官德约束,规范党员干部言行,从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部门入手,在加强法律制约、制度约束、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同时,针对威信度、诚信度不高的现实,开展了“诚信在你我”活动,党政一把手就承担的工作,向社会公开承诺并严格践诺,广泛接受监督。政府官员带头大力转变作风,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施工现场研究对策、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改变自身形象。在约束官德的同时,方正县积极引领民德。实施以“五德十礼”为主要内容的“导德齐礼”工程,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党员干部政治品德建设,广泛普及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办公礼仪、家庭礼仪等,培育良好民风,使全县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不断提高。社会上涌现出积极向助人为乐的社区居民赵淑华、十几年如一日帮助贫困学生和残疾人的医生魏丽华等一大批典型模范事迹学习的热潮。同时,方正县志愿者队伍也迅速壮大。截至当前,该县在网上注册志愿者达1.5万多余人,涌现出了一批以945志愿者联盟、321公益部落等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队伍。

方正县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要想民风民德有根本的好转,政风政德必须转变在先,但从官德到民德,需要循序渐进的培育。对此,北京大学李成言教授认为,八项规定的经验与做法,为治理民风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治理党风与治理民风,仍然存在很大区别,只有认清这种区别,才能拿出有效的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规矩。追根溯源,民风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几千年的社会传统习惯,被社会民众传承下来,其中的某些糟粕就为不良的民风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民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民风具有社会性、广泛性、民族风俗性、地域性、政治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告诉我们,它与党风有很大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在引领民风过程中需要注意,群众不是政党,不是政治组织,其松散的社会联系方式决定了其风气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过程,培育民风将是党群关系的一个新的思路,同时,引导民风需要尊重民间文化传统,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引领过程中,党的政策要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要在尊重、激励、促进上下功夫,不能搞“一刀切”,相反,要注重分类指导,鼓励展示不同境界的民风,努力促进良好民风文化的形成。

浙江永康:“打霸拔钉”专项行动,净化政治生态

浙江永康市一改常规大晒成绩单的做法,反而“自曝家丑”,聚焦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工程,以更务实的精神聚集作风建设。永康市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个别村霸、地霸、路霸等侵害群众利益,阻碍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的行为,开展“打霸拔钉”专项行动。市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成员单位由纪委、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等组成。行动组严格规范程序,集中力量破获一批影响力较大的违法犯罪案件,查处相关案件96起,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9人、行政处罚47人,确保了一批省市重大项目工程的顺利推进。“发展不能因个别人阻挠而停滞,地方党政班子要担当历史责任,把风气搞正,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说到做到,在丽州南路延伸工程进度滞后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时,他亲自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向全市人民鞠躬致歉,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此外,永康市还围绕社会治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经验;优化干部帮送服务。清朗的政治生态给百姓带来了共享发展的福利和幸福感。2015年度,永康市连续9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市”,实现“九连冠”。

永康市的经验再次证明,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品格、态度与风采,最能够感染和引领广大民众,最能够积极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向好发展。而公众对于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的高期待,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众希望党风政风能更正一些。

海南保亭:“三信三爱”活动净化民风

海南保亭县委大力推进“三信三爱”(即信党信法信组织,爱村爱邻爱亲人)活动。9个乡镇根据各村小组的情况,选派村(社区)两委干部、驻点片长、第一书记兼任第一组长,全面指导推动村党小组的党建工作。每名农村党员至少联系1至5名群众,开展结对帮扶,构建起基层组织治理“树型模式”,为开展“三信三爱”活动奠定基础。此外,各村小组结合本村实际,敲定“美丽村民日、美丽村庄日、党群议事日、村民学习日”的开展时间,定期组织村民广泛深入开展村民互帮互助、村庄清洁卫生、村民集体商议村务、实用技术学习等活动。党员在平时积极与群众或联系户沟通交流,并在村小组活动场所或宣传长廊定期公开反馈群众意见和事项办理情况。乡镇党委认真抓好群众评议工作,以村小组为单位开展以评选“美丽家庭”“优秀党员”“诚信村民”“文明家庭”“爱心之家”等为内容的评比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同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对不文明、不守信、制造邻里纠纷、不服从管理的村民进行通报和曝光。活动开展以来,“人人争做美丽村民,家家共创美丽村庄”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自觉性和热情得到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逐步加强,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逐渐养成,邻里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氛围愈发浓厚。

保亭县的经验证明,转变社风民风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细致化、具体化到可以落实到每一个人,即通过基层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和以身作则,由党组织发动、带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村庄、社区等民间社团组织、街道、社区居民组织起来,自发启动、商议、形成并最后制定出适合各自特点的诸如乡规民约类的规则,实现每个社会的最小细胞成员都能够做到自我约定、自我遵守、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样不仅家庭幸福、邻里和睦,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也安全、温馨。只有这样,人民素质才能够随国家发展而提升,继而国家的软实力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升;基层的自治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夯实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重庆酉阳:规范公务接待,建立健康人际关系

重庆酉阳县是少数民族地区,历史积累中民众形成了一种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可是,在近20年来,由于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种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渐渐地被演变成了一种借机敛财、让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的社会“毒瘤”。酉阳县领导在“两会”、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上听取了意见之后,带队对违规请客送礼、借机敛财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修订完善了《酉阳自治县刹请客送礼风暂行规定》并严格执行,开展狠刹违规请客送礼歪风专项整治。从规范公务接待入手,全县39个乡镇(街道)建起“廉政灶”,规定乡镇(街道)接待一律在食堂用餐。县级部门的接待,对审批、标准、付款方式、报账审核等程序进行了严格规范。同时,加强了明察暗访、财务检查、人民评议等,对高档酒楼、豪华娱乐场所进行监督检查,使以公款吃喝之名行奢靡享乐之实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集中整治、宣传教育、制度规范、严肃查处等多个举措,酉阳县的风气得以好转,困扰了酉阳县80多万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近20年的违规请客送礼、借机敛财之风得以有效肃清。此外,还通过宣传教育、制度规范、严格查处等多方面建立起防范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并利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培育建立起新型、健康的人际关系,使乡风民风走上了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

引领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非一个规定就可以做到,需要一系列的措施以及长期的坚持。酉阳县的经验启示我们,转变社风民风,不但需要从公务接待入手进行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还必须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官风的整顿尚且不能一蹴而就,民风的形成更需要长期性和持续性。

为民服务,提升党风促民风的亲和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喜得感就是推动党风促民风的一条“捷径”。党风促民风,必须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条主线,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个“关键阀”,既要正风肃纪、惩治腐败、净化政气,又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好办事、解难事搭建平台,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党风促民风更有亲和力。

江苏泗洪:“三个公开”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江苏泗洪县委、县政府主动在办公楼前设置了领导公务事项预报栏,将县领导每日工作情况进行公示,还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开身份、公开行踪、公开承诺“三个公开”。同时,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和参加公务活动时必须佩戴胸牌,胸牌中内置了二维码信息智能识别系统和RFID电子自动签到系统,实现了公务人员身份公开化、身份识别智能化等功能,有效增强了干部自我约束意识,方便群众监督。

泗洪县的上述做法,进一步将阳光政务向前推进,提高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真正让群众乐于监督、敢于举报,有力推动了机关转变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湖北恩施: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

湖北恩施州在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中,曾一度出现机关人员工作态度好转,但行政审批程序依然繁琐,存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是章没少,事情还是难办”的问题。对此,恩施州实施“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通过建立县、乡(镇)、村(居委会)三级网络一体化服务平台,将行政审批服务的申报事项及办理要求全部整合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信息库。农民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除本人必须到场的外,只需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按规定提交相应的材料,村受理员将材料审核后通过网络传给相应的镇直单位和县直部门办理,镇直单位和县直部门办理后,在网上反馈办理结果,并且将应该颁发的相关证件邮寄给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或村民本人。

转变工作作风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民服务,恩施州遵循“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服务理念进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科学配置行政审批和权力运行网络,变行政审批“面对面” 为“键对键”,使对行政服务的监管从服务态度延伸到权力配置,解决了群众抱怨的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树立了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制定公民认同的民风规则,形成党和群众的思想共识

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制定规范的、群众认同的乡规民约,有助于去除民俗陋习。其实,绝大多数的民众,都不愿意参与那些没有意义的、又不得不参加的所谓的“民俗活动”,因为他们的每月收入近一半要被作为“份子钱”、“关系费”,几乎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制定乡规民约,规范民风,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民风是社会风气的一部分,引领民风应在寻求党和群众的思想共识基础上,形成价值共同体。

辽宁海城:村规民约成就文明乡风

辽宁海城市二台子村对以往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将修订后的30条村规民约贴在村内主干道的宣传栏上,村民称之为“升级版”村规民约,因为内容较以前的版本更完善,也更接地气。在制定新的村规民约的过程中,村两委充分吸收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取消了让村民们苦不堪言的满月酒、升学宴、寿宴、开业宴、周年宴等“人情往来”的名目,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制订了涵盖环境卫生管理、防火、护林等方面的环境卫生管理公约,在民意的压力下,以往乱倒垃圾的服装厂不得不遵守定时倾倒的规定,村干部调解矛盾也方便很多,中小村变得更加和谐。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管理公约和自律准则,对良好的村风民风起着极大的培育和滋养作用。传统农村对村规民约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法律,村规民约对村民行为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是征求村民意见而制定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作用,故而有利于村民遵守,净化农村风气。

山东平原:家风家规树立居民行为准则

山东平原县开展“立家规、树家风”为主题的创新项目,提高居民文明意识。“立家规、树家风”活动,以两个乡镇和一所学校为试点推进实施,主要通过播放宣传片、举办知识讲座、开展“百名干部、千名师生、万名群众”参与的“立家规、树家风”、“百千万”签名活动,以及向全体机关干部、学校和社区、村庄发放倡议书,广泛征集家规家训格言和家教正文,共发放倡议书八千多份,征集家风家训格言近万条,家教征文1000多篇。活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数万名干部群众自觉参与,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和家风改善。

家规家训指对子孙修身齐家、立身处世的教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家规家训如《弟子规》《颜氏家训》《诚子书》等,更是大众耳熟能详。好的家训家规,让父母有了做事的标准,也给孩子做出表率,是留给后代无形的财产。农民进城,是城镇化进程的一部分,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一方面,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至关重要。但相比之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言,素质的提升显然并非易事。利用传统的家规家训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举措。平原县通过好家风塑造家庭成员的品格和灵魂,进而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使整个社会的风气更加清朗。

(执笔:赵鑫洋)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社风   政风   党风   民风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