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称:湖南省电力公司
基本情况
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成立于2013年6月,承担着湖南省内输电带电作业工作、全省带电作业研发以及国网输配电带电作业资质认证工作,是国网湖南公司带电作业“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的试验田。带电作业是电网设备检测、检修和维护的重要手段和方 法,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从我国 1954年第一次带电作业实践至今,带电作业研究和应用在我 国已有60年整的历史,而湖南带电作业研究和应用巳有57 年整。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是根据《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关于调整计量中心和省带电作业中心管理关系的通知》要求,而新成立的湖南省电力公司独立二级机构,实施全省带电作业专业化集中管理,人事招聘关系挂靠在长沙供电公司。
中心坐落在国家级长沙(星沙)经济开发区漓湘中路8号,占地面积达180余亩,紧邻京珠高速和107国道。带电作业中心现有员工60人,中心内设五部两班组,分别是安全研发部、培训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带电作业1、2班。
在带电作业中心有个人才辈出的团队——“捷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由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牛捷、夏增明两人的名字相结合而命名,整合邹德华、杨淼等27名各级劳动模范、技术尖兵组成,先后被评为国网公司、湖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中心负责湖南省电力公司所属35千伏至22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带电作业工作;负责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的专业管理和技术服务;负责湖南省电力公司系统带电人员资质认证管理;负责国内外带电作业情报收集;参与带电作业装备入网审查,指导湖南省电力公司系统加强对带电作业工器具、专用车辆及仪器的管理;协助湖南省电力公司编制 带电作业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文件;开展带电作业新项目、新工具的研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承担国网公司带电作业培训和资质认证任务;承担湖南省电力公司输电线路运检、电力电缆、输配电带电作业培训任务;可接受相关单位委托承揽带电作业任务。
特色与优势
技术创新、产学研一体化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统筹湖南省电力带电作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按照集约、高效、专业的要求,全面开展带电作业专业化和产学研(造)一体化建设,显著提升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
该中心以生产为龙头、以培训为基础、以研发为动力,生产、培训、研发并重,成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的示范基地,确保生产、培训、研发成果全国领先,力争成果转化应用(制造)有一定的突破,放眼世界觅舞台(市场),力争国际创品牌。
创新成果
2013年中心先后完成了3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多个项目获国网公司、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全国电力职工创新成果奖、湖南省电力科学技术奖。其中,捷明工作室提出的“带电作业检修机器人”创新项目并列入湖南省政府科研课题,为彻底解决带电作业难题,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开辟了一条新路。
为拓展不停电作业范围,带电作业中心针对电缆不停电作业难以开展的难题,早在2012年就成功研发了欧式环网柜转接头及其配套专用组合工具,能够实现完全不停电插拔电缆技术。该项技术属原始创新,填补国际空白,刚刚获得湖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衡阳供电公司的带电作业中就采用了这项新技术和新工具。
该技术在湖南省推广应用三年来,产生经济效益1亿4千多万元,新增利润2千5百多万元;并推广到全国20余省,产生经济效益10余亿元,新增利润1亿2千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三年来,带电作业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助推带电作业技术发展。共开展创新项目100余项,申请专利9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40余项成果获全国、省政府、公司等奖励,7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成果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2014年9月2日,中心采用软梯法进入等电位带电处置±800千伏宾金线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为世界首次特高压带电作业,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均对此次带电消缺进行了跟踪报道,标志着中心已经跻身于世界带电作业领先水平。
获得荣誉
1、2012年成功研发欧式环网柜转接头及其配套专用组合工具,荣获湖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
2、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论文《带电升高220kV线路π型混泥土杆作业新方法的研究》荣获中国带电作业六十周年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3、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梦想I号”带电检修机器人入选首届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候选作品。
媒体报道
红网: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最好的发明是“不停电”
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的“捷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由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牛捷、夏增明两人的名字相结合而命名,整合邹德华、杨淼等27名各级劳动模范、技术尖兵组成,先后被评为国网公司、湖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捷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引领作用及各项创新成果产生的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员工自主学习、提升创新能力的激情。大家深入现场调研,想客户所想,和基层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将问题和困难带到项目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朝着“更加安全、更有效率、更省人力”的思路研发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