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公众对互联网安全隐患的认知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信息传播、信息交换的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然而,互联网在开辟出更大活动和交流空间,为人们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而严峻的安全挑战。

绝大多数人认为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

调查结果显示,80.77%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比较大或非常大的便利。诚然,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也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的3.0时代。自“互联网+”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就意味着“互联网+”已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行动。“互联网+”的模式从典型的服务业介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蓬勃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不断创新。国务院在7月1日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在内的11个具体行动。显然,我们国家对互联网发展形成了积极的评价和更为可期的发展前景。

有多大便利,就有多担心,个人隐私是焦点

相应地,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担心开放互联网对使用者个人信息及财务安全等造成威胁的受访者也同样不少,占总体受访者的74.36%。这反映出公众对互联网持有理性认知。

任何事情总是一体两面。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互联网的“爱”与“恨”是紧密交织的。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受访者对互联网的便利程度与担心程度的评价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82),即在他们看来互联网越便利,就越担心它可能造成的个人信息及财务安全等各方面的风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升级。

除了个人隐私泄露之外,互联网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财务诈骗犯罪、网络信用体系紊乱,更有甚者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与国家信息安全。在调查中,我们用分值1-5分别代表“不认同”、“不太认同”、“一般”、“比较认同”、“完全认同”。结果显示,对于互联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受访者认同度最高的是“个人隐私泄露”(4.36分),其他依次是财务诈骗犯罪(4.32分)、网络信用体系紊乱(4.12分)、对公共安全与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威胁(3.95分)和人身安全隐患(3.81分)。

网络实名认证存质疑,追回损失无信心

我们仍用分值1-5分别代表“不赞同”、“不太赞同”、“一般”、“比较赞同”、“完全赞同”,结果显示,对于信息安全的系列观点,赞同度最高的是“我不喜欢实名认证,我认为这样更容易泄露我的个人信息”(3.88分)。对于“网络实名制难以彻底解决用户的安全隐患”的说法,选择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的受访者也高达79.49%。近年来,“网络实名制”在日常信息安全的不同领域逐渐兴起和普及,其出发点在于构建公正透明的社会活动秩序,维护公民的信用生活以及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然而,它的缺陷也难以回避,最明显地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窃取和买卖个人信息的犯罪猖獗,网上身份冒用、账号盗用以及网络和电信的诈骗泛滥等等。显然,这些都成为人们心中的隐忧。

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赞同度次高的观点——“当我确认自己由于互联网安全问题造成损失时,我会认为基本难以追回”(3.86分)。这说明对于互联网应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受访者对于追回损失的信心普遍较低。互联网立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完善的制定亟待推进。

其他观点的赞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对个人网络行为习惯和偏好的攫取往往比单纯的个人信息泄露危害更大”(3.78分), “对于政府官方类的网站,我更放心填写我的个人信息”(3.44分),以及“我能有效地规避互联网可能给我造成的安全问题”(3.09分)。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对于网络安全风险的规避是无力的。

可靠识别身份应成为互联网安全治理核心

为什么网络实名制实施已有较长时间,仍然受到网民的质疑,其所取得的效果为何并不十分理想?对此我们调查中询问受访者对于网络实名制的看法。通过调查可以发现,39.7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网络实名制“出发点是好的,但难以可靠识别身份”,这是受访者反映最为集中的感受。其次,28.21%的受访者认为“存在个人隐私更易泄露的风险”,21.79%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可靠的技术支撑,无法实现科学的互联网安全治理”。无奈之下,受访者主要选择以“手机验证”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平均综合得分3.12,排在首位),其次是选取“只注册登录正规网站”(3.06分),这在无形中影响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体验。

由此说明,与现实社会中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的逻辑一样,对于完善的网络人口管理制度的建立,同样需要以能够在网络上对公民的身份进行准确识别为根本前提。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人口管理制度,开发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网络人口识别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祛除安全隐患,互联网需要不断加强监管

在问及有关互联网治理的相关观点或看法时,我们用1-5分分别代表“不赞同”、“不太赞同”、“一般”、“比较赞同”、“完全赞同”,赞同度最高的两项是“互联网治理不仅依靠自律,还需通过监管才能实现绝对安全”(4.42分)和“互联网的应用度越高,越应加强管制”(4.41分)。说明在充斥着各类安全风险的互联网使用中,网民们呼吁更先进的监管方法和技术来保障信息安全。由此推断,网络监管应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政府则应从政策策略、体制机制、技术等各个层面,积极有效地介入互联网管理。

受访者还较为赞同的其他观点包括“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依赖真实、有效的信用记录”(4.32分),“应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实现现实身份与网络身份的对接”(4.24分)。通过建立权威的、可行的网络身份识别技术,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互联网治理工作,是有效保护公民隐私权利并同时提高公民在网络上发布、传播信息的自律性的重要保证。其不仅有利于推进国家信用体系的全面建立,提高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水平,而且对于捍卫公民财富不受侵犯,强化我国在国际信息领域的主导权,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保驾护航,等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执笔:黄 溪)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隐患   认知   公众   互联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