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美在乡村的基础建设

以“推动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聚集”为核心,努力推动实现“一年出示范、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八年新面貌”梯度推进美丽家园行动计划

 

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栖息的家园,乡村之美是农民的梦想和追求。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对美丽家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红河州顺应大势,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着力“做特民居”“做美村庄”,让乡村成为“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之地。

基础:硬件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设计。红河州坚持以规划指导农村民居拆除重建和农村民居改造提升,促使农村民居基本达到“坚固、经济、实用、美观”。同时,结合各地自然特征、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和建筑风貌,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凸显地域民族和乡村文化特色,提升村庄文化个性韵味。由州住建局免费为群众规划设计了40余套各具特色的哈尼、彝、汉、苗、回、瑶、拉祜、傣族民居,供群众自己选择,形成一村一韵、一片一景、一区一主题的建筑风貌。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94.45亿元,兑付农户建房补助资金22.28亿元,拉动农户直接投资234.59亿元。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31日,全州完成做特民居15.3万余户(含群众自发新建住房2.3万户)、做美村庄560个(其中州级283个),建成标准化乡、村级卫生院(室)422个,建成标准化中小学31个,建成标准化乡、村级敬老院75个,建成乡、村级幼儿园275个,消除B、C级校舍面积67.14万平方米,消除D级校舍面积59.9万平方米。

根本:软件提升

一是保持村容整洁,根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实现生态美、布局美、生活美。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城乡整洁”工程,按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沟渠净化、环境绿化、村庄美化”的要求,围绕打造“生态村、特色村、文明村、和谐村、宜居村、小康村”为目标,构建舒适的农村生态宜居体系,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秀美村庄”。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配备专兼职环境卫生保洁员,确保村庄干净整洁,垃圾有人拉,污水有了家,室外开百花,溪沟清澈见底有鱼虾,农村群众生活得更为舒适。

二是提升文明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实现民风美、文化美、和谐美。开展“六美”乡村创建评比、“晒村规·赛文明”“善行义举榜”、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等活动,实施“乡村大舞台”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大家唱·唱红河”本土歌曲推广活动,大力推广红河州民族广场舞和健身舞,积极组织等活动,宣传和选树身边典型,弘扬真善美,树立文明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培育好的乡风、民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全方位的普法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村规民约,带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与和谐,保障了“美丽家园”建设的有序推进。

动力:人口红利

红河州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释放“人口红利”,为美丽家园建设增添内生动力。抓住我州列为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综合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经济股份制、农村社区化等改革,加快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城乡差别政策,保障农民市民化权益,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42.07万人。努力地推动人口聚集。

一是科学统筹规划。在美丽家园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县市为单位编制或调整县域村、镇、城体系规划,按照“散户并成寨、小村并大村、边远靠集镇”的要求,依法依序撤村并村、迁村合并、迁村并镇的方式发展“百户村、千户村 、万户镇”,引导农村人口聚集。

二是深化户籍改革。实行州内外人口无障碍户籍迁入,不断消除外来人口本地化、常住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障碍、制度障碍和政策障碍。简化户口迁移、落户的程序和手续,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健全完善农业转移进城人口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住房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做到“确权到人、权随人走、带权进城、同城同权”。

三是提升城镇吸引力。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布局,优化城镇结构,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镇品味和形象,强化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城镇吸引力。

与此同时,红河州还着力推动公共资源聚集。按照“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的要求,全面推进村、镇、城安全饮水管网、电网、路网、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室)、敬老院、村民活动室、村民活动场地、卫生公厕、通讯、集市、便民超市、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个开蒙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村居民有序向行政、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资源的中心地聚集安居。

责任编辑:李习林
标签: 基础建设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