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整治为官不为需“内外兼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教育如一股清风,将政治生态中的蚀气吹得烟消云散,政治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官员的行为更加规范,“乱作为”现象切实减少。但是在当前,“为官不为”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除,在“灰色”利益减少和约束条件增多的情况下,为官不为的心态反而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为官不为中的新老问题

老问题仍然存在——为官不为的三种表现

不敢为。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干部当中不乏一些好好先生。他们就像老和尚撞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起来墨守成规、缩手缩脚,开拓创新的劲头不足。遇事能绕就绕,不能绕就当和事佬,善于“打太极”和“和稀泥”。这些想法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不敢为。

不愿为。一些干部骨子里仍存在“无利不起早”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的惯性思维。“八项规定”让这些干部不敢乱作为,同时也使他们感到“无利可图”,办事的积极性因此下降。有些干部习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怕吃苦受累,不愿意深入基层,触及真问题和真矛盾。

不会为。一些干部自觉学习和提高本领的意识不强,面对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形势,陷入了“本领恐慌”。与群众打交道,总是抱怨群众理解和支持不够,基层组织公信力不强,而看不到自己联系群众的能力较差,与群众沟通的技巧不足。

新问题的产生——为官焦虑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随着舆论监督的加强、考评问责机制的健全、 “灰色”收入的减少,许多干部觉得“铁饭碗”不再有优势,甚至一些干部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焦虑心态,为官不为进而有了两种新的表现。

首先是“软”抵抗。面对从政环境的“新常态”,一些干部虽然觉得不舒服,但又没有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反驳理由,于是采取了“软抵抗”的做法,消极怠工。这些人表面上照常开展工作,但内心深处还是有各种担心,怕舆论、怕考评、怕监督。

其次是“情绪”化。笔者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在包括收入低、任务重、责任大、考评多、问责严、晋升渠道窄等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干部所发出的诸多抱怨中,收入偏低是干部抱怨最多的。诚然,这些抱怨有一些合理的诉求,反映了现有制度或机制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抱怨是情绪化的,因为抱怨者更多是从自身感觉出发思考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客观的比较。

导致为官不为的深层次因素

内部因素

一是居功而不为。这种干部认为自己工作时间长、资历老,付出了青春,做出过贡献,现在“船到码头车靠站”,应该让年轻人多去承担工作,自己可以歇一歇了。

二是无利而不为。这类干部认为原来相互之间的迎来送往是很正常的事,拿点烟酒、收点土特产、接张消费卡是人之常情。现在来办事的人,什么都没有给,觉得很不习惯,因而,办事的动力也没有了。

三是无胆而不为。这类干部往往错误地把干事和守规矩对立起来,把对组织负责、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对立起来,做事怕媒体、怕群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稍微需要承担一点责任的事情都不敢做。

四是无望而不为。有些干部,本身很优秀,也曾经做出过不少贡献,但长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从而产生心理失落,干事热情逐渐消退。

五是无能而不为。这类干部思想平庸,能力也平庸,本身做不了什么事,依仗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相对稳定,一直在混日子。

六是心中有鬼而不为。有些干部,由于原来存在着乱作为的情况,甚至是有过违纪犯罪的行为,在高压反腐态势下,一心想着如何掩盖过去,保全自己。这致使其只想着少做事,保证不出事。

七是心胸不阔而不为。这类干部往往能力不一定比他人强,但却总喜欢攀比。一旦发现他人在职业上成长得比自己要快,就产生嫉妒、失衡、失落等心理,并将这种心理带入到工作中,导致看不惯人,不喜欢做事。

八是转型不适而不为。这类干部对原来的岗位和工作还是适应的,但是知识和技能更新慢,以致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不适应。因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要求,显得很茫然,无所适从。

九是缺乏激励而不为。这类干部总是抱怨工资待遇不高,政治生态不公,考核又没有硬约束,总觉得多做少做、做与不做差别不大,因而没有做事的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十是临时工心态而不为。这类干部不是想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想着现在的职位仅是自己仕途上的一个临时站点,过不了三五年自己就可能会升迁。因此,做事只顾当下,不谋长远。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