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总支书记张德华在“中国农谷·带头人”论坛第四届年会暨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第二届湖北峰会上的发言。
非常感谢荆门市委组织部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今天谈到“互联网+农业”,我想谈一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我们彭墩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到种业,到互联网,到物流,它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谈到“互联网+”?尽管我们农村70%的人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但他们懂得“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我们应该帮助农民的子女回村创业,让他们以互联网+时代来推动我们农村的产业。
因为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数据,我们现在50%的葡萄已经销售完了,原因是什么?就是靠数据,用我们的互联网数据传播到全国各地。我们的一些大型超市的老板进入实地,过去传统靠推销,现在靠网销,这就是一种回报。现在葡萄还没熟,但是我们50%的葡萄已经卖到市场,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我们彭墩的甜瓜,还有我们彭墩的西红柿和蔬菜,都远近闻名,在我们周边300公里的市场里都知道彭墩,其原因就是数据,就是靠数据和质量,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依靠知识。通过华中农业大学、荆楚理工学院和我们地方人民政府,用大数据来解决好我们现代农业的基础。我们发展农业的基础在于什么?也在于数据。我今天和邵局长也谈到这个事,多年来传统农业依靠的都是农民,但我们农民的产品质量安全是没有保证的,比如说农药、种子、肥料。以前和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市场对接,都是农民说了算,最后导致农民把产品卖到市场,没有进行追踪。现在我们彭墩的产品,从葡萄到蔬菜,到水稻,全程展开追踪,这就让我们的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有了保证。
大家来的路上的第一个转角的地方,我投资了1.2个亿建了一个彭墩大米厂。很多人说,在这个年代,你建这么大个米厂,你是疯了吗?我告诉大家,我没有疯。中国的粮食一定能够追踪,中国粮食的安全和中国粮食的稳定,一定要有追踪的数据,才能有市场,将来让打毒药、施化肥的粮食在市场上流通不了,所以我们要做标牌、做品牌。做品牌就是要大量的基础,就是规模,标准和追踪,这需要什么?需要大数据。有人说你这个米厂建好以后,何年收回投资?我告诉大家,我这个米厂建好以后,2016年收回投资,我预计2016年整个大米的销售额在4.8亿。从基地到我们的烘干厂,到我们的仓储,到我们的加工,到我们的装包,只要26个人。大家说,不可能。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我那个别墅,这两栋别墅不是我张德华住的,是我们的两个职工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高材生,都是大学生,他们才能解决我的问题。26个人,每年销售额可以达到4.8亿,你说我们怕什么?我们过去一条线需要158人,现在3条线,才需要26个人,也就是90%来自机器人,来自于信息。
今年以彭墩为中心向周边正在辐射两万五千亩,就是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是我们和日本合资的,智慧农业我们正在和中国农科院对接,形成两大产业,第一个就是猕猴桃种业,第二个就是葡萄产业。为什么用猕猴桃作种业?我们这个地方能不能种猕猴桃,张德华说了不算,市场说了算,所以我们现在把彭墩的猕猴桃作为种业,把彭墩的葡萄作为产业。因为我用了三年时间考察,市场非常成熟,我们农民已经融入这一行业,所以我算了一笔账,每亩田可以产4500斤优质葡萄,但是每斤葡萄的成本需要一块五毛钱,这是农民种的,但是我们种要多少钱呢?我们种要四块钱,用人工、肥料、水源和生物农药,来解决我们种植的结构。每一年需要8000块钱的投资,除此之外还有财务成本,每斤葡萄卖个10块钱,我可以赚多少钱?我可以赚6块钱。如果我们两万亩葡萄,每年是个什么收入?我相信大家,这些支部书记都会算账,所以我们作为支部书记,要解决农民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市场;要解决市场的问题,就要解决基础,让我们的基础来放大我们的农民,让我们的农民来找到我们的市场。
第三个关于互联网,互联网在我们彭墩能够快速的推进,我们在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征地730亩,建一个互联网示范物流,就是我们现在的基地,刚才李书记谈到,基层没有产业,做互联网卖什么,我们要解决产业的问题,就是回本,形成大规模,要建立制度信息和平台,让制度、信息、平台融合我们的市场,就是帮助农民解决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基础问题,我们要把这个物流园建成示范物流,从基地到加工,到市场,到农民,形成全产业链。
这就是我们彭墩这两年的发展,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前辈,各位老书记们,用你们的经验跟我们彭墩多提些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