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要闻 > 正文

股市危情72小时 监管层打出维稳组合拳

彭春霞/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一切来得太突然,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的中国股市将发生什么。

上证综指冲破5000点的欢呼声犹在耳边,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七年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千余股集体跌停的悲情,在过去的十个交易日里到处弥漫,久久不肯散去,大幅度的调整让新入市的投资者充满了惊恐。

股市连续下挫带给人们的失望情绪或许将渐渐消散,但市场需要铭记,在过去的72个小时里,为了重振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监管层、市场参与各方所做出的努力。

股市凶猛下挫监管层联合维稳

在“杠杆牛”和“改革牛”的双轮驱动下,沉寂了七年的中国股市迎来了久违的牛市,源源不断的投资热情和加着杠杆入场的资金让股指连创新高。但万事总有规律,物极必反,过快过猛的上涨让初出茅庐的“牛犊”有了倦意,同时,年中季末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投资者对市场分歧加大等因素叠加,也给股指造成了压力。

以上证综指为代表,自6月15日开始调整至今,10个交易日里A股整体下跌幅度超过20%。其中,6月29日上证指数收跌7.4%,创出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千只个股大面积跌停。

面对大盘行情的一片绿色,投资者信心匮乏,传言四起。“关灯吃面”、“天台上见”等悲情的调侃语成为投资者互相慰藉的口头禅,5000点时那般“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兴奋劲儿已无从寻觅。市场需要政策明确的声音。

就在26日收盘的一个小时后,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便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他指出,市场虽然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但改革开放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各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措施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张晓军还表示,证监会采取的一系列优化市场融资管理制度的政策措施,目的是规范市场融资融券活动,证监会将继续抑制涉嫌违反账户实名制规定的场外配资活动,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侵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这是本轮调整以来,证监会首次官方回应市场运行情况,开启了对市场回调过快的风险管理。6月27日下午5时,也就是证监会表态25个小时后,央行祭出了“定向宽松+降息”的组合拳,释放出“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的政策信号,监管层联合稳定股市的意图显现。

与此同时,本报刊登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推动股市稳健发展》的评论员文章,呼吁市场各方,尤其是监管层在面对融资杠杆给股市带来的挑战时,要心中有数,下好先手棋,做足预案。

当投资者寄望于央行的“补给”措施能给股市带来上涨动力时,6月29日,即“双降”之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指盘中狂泻317.82点,跌逾7%。货币政策的及时启动未能止住大盘下跌的步伐,一时间,“股市下跌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场外配资强制平仓规模较大”的说法甚嚣尘上,投资者恐慌出逃。

透明的信息披露是回应股市传言的最佳利器,29日午间,证金公司通过证监会官方微博发声,表态融资融券业务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仍然远高于预警线,沪深两市25日和26日两个交易日因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而强制平仓的金额不到600万元,风险仍然可控。证金公司强调,沪深两市近两个交易日通过恒生HOMS系统强制平仓的金额不超过40亿元,29日上午强制平仓规模约22亿元,合计占交易量的比例很小。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监管层   股市运行   上证综指   维稳股市   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