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原则与策略

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展开,主动参与全球分工,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获得持续竞争力,是当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的重要挑战。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互联网+”催生的新兴业态,又为中国实现产业走出去战略,以及中国产业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契机。

以往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传统产业价值链早已形成,中国长期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十分困难。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创新力,而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本身具有重创意的特征,往往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先天优势,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正逐渐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为此,我国文化产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占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

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与经济发展水平下产生的,是发展文化产业出口贸易、融入国际分工的战略。具体而言,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主动性强。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文化产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并制定分工准则,目的是攀升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更高层次,而不是被动地加入国际分工,从事低端制造。其二,政策性强。借助新一波全球化大势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从政策管理层面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能够享受关税优惠、出口补贴等政策支持。其三,竞争性强。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基础强。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多年积累的国际贸易经验,为文化产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与西方一些国家文化侵略、文化渗透不同,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即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产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攀升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同时,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做好文化传承与开发。

文化产业走出去:中国智造、人才战略、服务外包

第一,发展中国“智造”,实现价值链攀升。中国“智造”是要打破“世界工厂”的分工格局,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攀升。顾名思义,中国“智造”就是要发展智慧产业、创意产业,加强产品设计环节的研发投入,借助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快速实现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智造”要求摒弃过去以低廉劳动力输出为特征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向以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集约型生产模式。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能够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利用人力资本等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从生产走向研发,创造中国品牌。

第二,培育一流文化企业家,实施人才战略。企业家精神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参与全球分工时,可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一流文化企业家往往是某类特定文化产品生产的必备要素,且具有排他性和高附加值。

第三,加强创意研发,开展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业务,就是要转变中国长期以来的接包方角色,成为发包方。创意文化发展模式以产业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实施路径为:原创作品开发→创意生产→创意传播发行→创意衍生品商品化。将沿海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孵化的基础,促进创意产业与加工制造业、新闻出版业与新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对接,打通信息传播渠道,从而实现创意与文化融合的发展目标。

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以创意服务外包为主要方向,有利于集聚创意人力资本,发展集约化生产。特别是能够促进专业创意运营及动漫、电视电影等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运营公司通过创意资源搜集、剧本创作、衍生品开发等创意产业价值链开发环节,专营创意外包,以产业走出去战略为目标,扩大品牌影响力,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传播途径,发展品牌营销。积极寻找市场、建立市场、维护市场,建立并完善创意营销产业链。发展品牌经济与总部经济,由接包方转为发包方,从根本上实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目标。

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分工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版权制度。首先,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各类违法行为,鼓励引导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同时,采取行政与立法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其次,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各项政策法规。在民众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树立规则导向,提升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创作、尊重知识、保护创作者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最后,引导文化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文化企业要实施品牌和商标战略,特别是要突出文化特色,以特色文化品牌和驰名商标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鼓励文化企业登记著作权,鼓励创新者申请专利,切实保障文化产业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是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新的国际分工下,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一定是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仅仅依靠“一带一路”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将中国文化产业相关内容面向全球布局。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文化创意产品需求,还应当主动开拓他国市场。研究国外文化市场上的需求偏好,针对其出口相关产品。此外,要注重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互动准确定位,进一步消除海外市场的进入壁垒,确保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是重构加工贸易,带活全国市场。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分工,应当立足全国市场,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让文化资本在全国范围流动。各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都应当加入国际分工中去,深入到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带动国内各地区的就业与消费。在完成国际分工体系设计的同时,兼顾国内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造。

(作者为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赵帆
标签: 中国   原则   策略   产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