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热点观察 > 正文

特斯拉热与中国经济改革

“特斯拉热”折射出一个问题:在中国进入WTO1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许多中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依然有限,尚不具备输出技术、品牌、商业模式乃至公司价值的实力。

上海的招商官员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23日上午,特斯拉位于浦东金桥的直营4S店揭牌,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向上海集聚。尽管公众只看到了8辆Model S轿车和略显孤独的充电桩,但是“特斯拉”将其中国首秀选择在上海,留给外界许多想象空间。正如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钟晓敏所说,特斯拉和上海之间还将有“推进合作的动作”。

同渴望引入投资的官员一样兴奋的还有中国股民。这两天,与新能源汽车关联的多支股票交易活跃,“中国联通”更是受到与特斯拉的合作传闻影响,在4月22日盘中触及涨停。从官方、业界、媒体到资本市场,一股“特斯拉”热席卷而来。自“史蒂夫‧乔布斯”之后,Elon Musk和他的“特斯拉”有望成为下一个在中国受到追捧的西方商业故事,即便这家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相信媒体不日就将思索,中国的Elon Musk在哪里?中国的“特斯拉”什么时候下线?而这恰折射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进入WTO十三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许多中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依然有限。与全球化的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尚不具备输出技术、品牌、商业模式乃至公司价值的实力。

即便小米公司多次宣称自己造出了“世界上最快的手机”﹔但任正非坦言:“一台手机赚30块,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和国内公司相比,苹果在2013年豪取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87.4%的利润。)

经济发展≠金钱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奇迹。近20年来,国内企业相继走出国门砥砺前行,参与国际间竞争和并购,中国金融、能源、汽车、电子、互联网企业登上国际舞台。

但是,国内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同时,其生产优势还集中在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上。在创新和高附加值领域,和国际竞争者尚有不小差距。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发展被简单的等同于规模增长。在不少在企业眼里,发展等同于规模扩大、市值增长。

“金钱发展”的背后,是对人口红利的充分消费,以及环境与社会所支付的高昂成本。与此同时,企业片面追求规模而忽视产业内部的升级与跨产业间的升级,亦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空间。

求规模还是求增长质量和发展潜力?这不仅是政府面对的问题,也是企业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为了一纸漂亮财报,联想1亿美元出售了手机业务。因为这笔交易发生在移动互联网大潮萌动之初,故而被业界公认是联想自成立后所作最糟糕的决定。一年多后,联想又不得不掏出2亿美元将其赎回。

力求扩大规模,联想并购了IBM的PC业务,在2010年至2013年间逐渐攀升至出货量全球第一。但在扩大规模同时,其PC业务利润率在业界排名却一直很低。2012年Q4,联想仅获得全球PC市场6%的利润,而苹果却以5%的市场占有率坐收全球PC市场45%的利润。同期,戴尔和惠普的PC利润也都比联想高。

亚洲开发银行估算显示,一部手机的成本约为190美元,其中多数被美国、日本、韩国赚取,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只得到了6.5美元。而为了这6.5美元,中国企业家艰辛守业,还要面对国内日趋走高的劳动力成本。就在这个月,国内大型家电企业格兰仕和格力爆出劳资纠纷,这不是孤立的事件。

如果规模不能带来转型,那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使得中国企业家手里仅有的6.5美元被进一步削薄。中国公司会逐渐感受到,巨大的规模有一天也会变成巨大的负担。

与地方政府曾经追捧的“GDP排名”一样,国内企业也经历了热衷“500强排名”、“市值排名”的阶段。似乎企业规模大了,“升级”和“转型”就不那么急迫。直到苹果的商业故事在国内大红大紫,企业家才喊出“一台手机赚30块,算什么高科技”﹔直到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0年出现拐点,国内企业才发现技术储备和发展模式不足以维持较高的利润。

“特斯拉”进入中国之际,国内企业留给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依然是“谁会为特斯拉建设充电桩?”这样的国际分工,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严重不符,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严重不符,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严重不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中国经济   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