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术前沿 > 专题研究 > 正文

大局出发 兼顾公平

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管理得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大、企业制度较自由,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替代效应应该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

延迟退休年龄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影响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延迟退休问题在“小步慢走”的指导思想之下,具体应如何操作,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朱恒鹏。

《中国科学报》:养老金缺口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有专家认为2013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超过18万亿;但也有人认为不仅不存在缺口问题,而且还有结余。多数网友呼吁国家公布历年社保收支明细。对此您怎么看?

朱恒鹏:就养老金缺口问题,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首先介绍一个概念——“现收现付制”,其含义是,用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支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从现收现付制的角度来看,我们目前的养老金没有缺口。

但是,养老金制度本身应该是积累制,而不应是现收现付制。即,应该是在工作期间(25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交养老保险金,在60岁退休后,由所交的养老金本金和利息来支付退休金,这就是积累制的含义。养老金本身是积累制体制,如果按照这一体制来看,我们的养老金确实存在巨大的缺口,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1997年或2005年之前退休的国企老职工,这部分人在我们的制度上被称之为“老人”,这部分人没有交养老金。第二,1997年至2005年后退休国企职工,这部分人在转轨过程中被称为“中人”,他们在1997年后相继退休,虽然交了养老金,但是交付年限不能满足管理养老金领取的最低缴费年限,即15年的要求。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国有企业有4000万左右人员未到退休年龄提前下岗,失去工作。这部分下岗职工的养老金当然需要解决,这构成了潜在的第三个缺口。第四,机关、事业单位这部分人的养老金应该由财政承担,因为他们是政府雇员,但国家财政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存在缺口,这是第四个缺口。

考虑到上述四种人群养老金存在的缺口,一般认为2025年左右,实质的当期缺口就会出现。如果把未来的缺口用贴现法贴到今天的话,就意味着今天就要出现缺口。这既是一个潜在的缺口,也构成一个实在的压力。社会保险的“18万亿”缺口这个说法,是把未来缺口贴现到今天的结果。

《中国科学报》:延迟退休年龄是否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

朱恒鹏:这个答案很确定。现在,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逐步延迟退休年龄。经合组织(OECD)国家,都在逐步力争把退休年龄先推到67岁,然后再推迟到69岁。对于我国来说,因为预期寿命在逐渐提高,领取退休金的时间也在延长,如果工作年龄不变,领取退休金年龄延长,养老金压力当然就增大。

延迟退休年龄是否存在一个就业挤出效应,即老年人晚退休,年轻人的就业是否会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以老人晚退休两到五年的结果,使年轻人晚就业两到三年的话,用这种办法弥补养老金不足显然不划算,甚至得不偿失。

但是泛泛地讲,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管理得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大、企业制度较自由,那么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替代效应应该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影响并不大。因为老年人和年轻人是不同的劳动力,年轻人有朝气,但是缺乏工作经验,很难胜任需要丰富工作经验的岗位。而老年人的优势是经验丰富、人脉广。如果处理得好,老年人延迟退休并不一定挤出年轻人就业。

有人认为,延迟退休不如加大养老金投放力度。很多人天真地认为,我们存在很多浪费,可以挤出来以弥补养老金不足。比如把巨大的“三公”开支裁剪掉,一年补9000亿,“18万亿”也不过20多年就可以补上。实际上这种想法太简单化了。

更关键的是,“三公”开支如果短时间内全部或者大部分裁剪掉,对应的是一个庞大的失业人口数量,所以,“三公”开支的缩减过程应该是渐进的。

《中国科学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最近指出,在延迟退休的同时,国家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哪些岗位是适合中老年人的岗位?

朱恒鹏:胡晓义说得非常正确。开发更多适合中老年人又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的岗位,对中老年人进行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对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要求很高。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让用工方、劳动力供给方自由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提出需求,市场上有一些培训机构会敏锐地捕捉到这样的需求,然后不管是对年轻人还是对中老年人做适合他们的培训,让他们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上去。

政府可以扶持,甚至财政可以给予补贴,但是切记,政府不要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用国有事业单位这种体制去搞培训。培训如果做到市场化,中老年的转型是能够做到的。比如,我们现在在养老护理、康复管理方面,面临着全国当期七八百万,甚至十年内有上千万岗位的缺口。而这些岗位不需要十七八岁到25岁的年轻人。康复护理需要的是关心、体贴、耐心。那些55岁到65岁的中老年人可以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照顾70岁到85岁的老人,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即这些完全自理的老年人还希望有社会活动,那么在养老院去陪护照料老人,然后,当年龄较轻的这部分老人到75岁以后,再由下任老人来照料,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机制。

[责任编辑:赵斯昕]
标签: 大局